泰国直接用上了集束弹,果断拒绝调解,不留余地,表面上是军方在替他信家族出气,其实意在柏威夏寺地下的6000亿美元稀土矿,柏威夏寺到底属于谁的? 泰国军方近期在柏威夏寺附近边境地区采取军事行动,使用集束弹引发争议,这一行为遭到柬埔寨政府强烈谴责,称造成平民伤亡。 柬埔寨地雷行动管理局25日发表声明,指责泰军在柬境内使用国际禁用的集束弹药,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。 泰国军方则回应称,行动严格针对军事目标,遵守国际法自卫原则,并指责柬方在平民区放置火炮。 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由来已久。 1907年,法国殖民者划定泰柬边境时,该寺庙的位置被模糊处理。1962年,国际法院裁定寺庙归属柬埔寨,但周边4.6平方公里土地的划界仍存在分歧。 2013年,国际法院再次确认寺庙主权归柬,但泰国实际控制进入寺庙的主要通道,形成“主权归柬、实控在泰”的局面。 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为后续冲突埋下隐患, 近期冲突的升级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。 有传言称柏威夏寺地下蕴藏价值6000亿美元的稀土矿,但权威地质报告显示,该地区地质构造不适合稀土富集,柬埔寨已探明稀土含量未达工业开采标准。 尽管如此稀土作为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材料,其战略价值仍引发各方关注。 泰国国家能源集团曾秘密启动边境稀土勘探,而柬埔寨也与日本、德国企业接触,探讨矿产开发权。 政治因素进一步激化矛盾,泰国军方与他信家族长期对立,前总理他信因腐败罪流亡海外,其家族势力仍在政坛有影响力。 佩通坦被暂停总理职务后,泰国政策由军方主导,有观点认为军方借冲突转移国内对经济问题的关注,同时削弱他信派系的支持。 柬埔寨洪森家族则面临国内经济动荡、贪腐指控和反对派抗议,洪森可能借边境冲突巩固统治,转移民众不满。 国际社会对冲突表示关切,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,泰国谴责柬埔寨的侵略行为,强调自卫权;柬埔寨则寻求日本等国的支持,日本在柬埔寨的投资和军事合作可能影响地区平衡。 东盟呼吁双方停火,但泰国拒绝第三方调解,坚持双边对话。中国作为邻国,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,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。 当前,泰柬双方在塔门通寺附近持续交火,泰国F-16战机与柬埔寨火箭弹对峙,造成数十人伤亡,超过13万平民流离失所。 这场冲突表面是领土争端,实则交织着历史恩怨、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。随着局势升级,地区稳定面临严峻考验,如何化解矛盾、重启对话,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。